top of page
mobius_Banners01.jpg

冰雪覆蓋下的沃土,讀秀霖《考場現形記》

【文/戲雪】

  皚皚的白雪把整個京師的街道點綴得如煙似幻,彷彿夢中的美景,是陳淡這輩子從未見過的場景。街上的路人已經散去,偶爾才會瞥見幾名行人撐著點綴白雪裝飾的油傘,更增添了幾分寂寥之意。   凝視遠方,陳淡看得入神。   大家究竟是抱著什麼樣的目的,走上謀官的這條路?   真的會有人抱持著經世濟民的偉大理念嗎?陳淡不禁這麼懷疑。 (《考場現形記》第47頁)

  這是我首次閱讀秀霖的作品,會直接購買支持主要還是因為題材(明朝歷史推理),還有平實的價格,讓我比較不怕踩雷。當然,封面設計也有加分效果。 翻開前幾頁,一張張的照片和附圖呈現眼前,讓人對案發現場有更深入的了解,證明作者的用心,亦大大降低我的不安--看到沒,只要跟歷史考據有關,就算是小說,也應該附上圖照啊!

  故事從天啟末年開始,到崇禎皇帝接手,正值明朝內憂外患;在這樣的時候赴京趕考,謀求一官半職,對讀過歷史的我們來說,實在沒什麼意義,因為我們知道沒多久清兵就要滅掉明朝啦!然而當事人可不這麼想,尤其是那些忙著爭權奪利的政客朋黨,他們無所不用其極排擠別人,踩著敵人的屍體往上爬,殊不知他們的下場,跟對方也差不了多少。   《考場現形記》就是架構在這樣的背景,借古喻今、以小說大,鏡頭只照著明朝的幾個角落:客棧、農村、考場,但是讀者卻能藉由作者平和低調的鋪陳方式,感受到背後那股洪流:歷史也好、官場角力也罷,正隱隱滾動著,伺機要將人們吞沒,在這之中,所有的人,都只是渺小的、微不足道的存在。

  眼前的景物讓陳淡差點驚叫出來。從前只是經由書中得知雪為何物,如今卻是第一次親眼瞧見,內心的驚奇自然更是難以抑止。   陳淡伸手想要抓住空中飄蕩的細雪,不一會兒,他抓住了。他感到手心冰涼,而後的凍寒卻令人有些忍受不住,便以雙手互拍拭去,這就是雪的感覺。    (《考場現形記》第47頁)

  本書主角陳淡,字子泊,在作者堅定的筆觸下,人如其名,淡泊而堅定。   他沒有高強武功、特殊技能,運氣甚至比別人差一些;他也不是英雄,遇到不公平的對待,不會憤然而起力圖反抗,只能默默忍受著,就像是我們一般人一樣,不同於大多數人的是,面對抉擇時,他守住了心中的澄明,守住了讀者的願望--這世上,還有人不會放棄。

  天還沒亮,天空又飄起了細雪,京師街道上仍是一片寂靜。(下略)   提著行囊,陳淡也不知該身往何處,口中呼出的白霧,一下就告煙消雲散,而眼前盡是一片白茫茫的雪花世界。   抬頭仰望天空,模糊的視線中卻只有紛飛亂舞的雪花。 (《考場現形記》卷末第239頁)

  最後那一幕,面對茫茫風雪,你說他迷失了嗎?不,他做出自己的選擇,踏出堅定的步伐,在雪地上留下足跡供我們這些凡夫俗子追隨,為我們在渾濁不堪的塵世中,劃出一道清流。

  話說回來,這部還挺難推薦的,不是不值得推,而是不知從何推起。

  人物單純、詭計簡單,沒有「驚天動地的慘案」,章節分法甚至把節奏拆解的有些瑣碎,那種感覺怎麼說呢……就像家中孩子太多,其中一個特別成熟懂事、不用人操心,不多話,卻也最不引人注目;這樣的孩子要帶去相親,除了說他乖巧老實,也實在不知該說些什麼,總不能說相處久了就會知道他的好,事實上真的相處下來,人家也未必知道,畢竟有的人就是喜歡重口味的不是嗎,硬湊合在一起,還怕咱家這個孩子會受委屈。總之這種事,還是講求緣份。

  但是對我們這種上了年紀的人來說,花槍看多了,反而喜歡這種溫柔自然的風格;或許不會到處推薦宣揚,卻會默默放進書櫃好好收藏,偶爾想到,再拿出來溫讀一番。


  接下來有劇情雷。


  本書有一些小細節我很喜歡。

  比如考巷巷長馮敬,跋扈自恣、草菅人命、推委塞則,然而他是一開始就這副德性嗎?作者藉由他當年同事李鍊之口,告訴大家馮敬也曾經熱心為人過,就像現在另一名熱血的小兵,可是當歲月流逝,現實的壓力排山倒海而來,馮敬終究妥協了、放棄了,被同化成為自己厭惡的人。(第154頁)

  讓我意外的是,作者在卷末為他安排一小段插曲:讓馮敬跟李鍊碰面。

  「你是馮敬嗎--」李鍊走到馮敬面前遲疑地問著。   「一介囚民不許對巷長無禮!」幾名貢院士兵見狀,向前抓住李鍊。   馮敬刻意閃避李鍊的眼神,不一會兒才又開口:「放開他吧!他可是你們的前輩--」                       (《考場現形記》第205頁)

  (不知為何這段都是破折號……。)

  馮敬的作法,想是對過往自己的一種悼念吧!

  換作別的作者,就算提及當年的馮敬,也不見得會安排他和李鍊碰面,就算安排兩人碰面,大概也會讓馮敬壞到底,羞辱李鍊一番,畢竟這是激起讀者情緒最簡單的方法--即便是負面的情緒,然而本書作者秀霖,他反其道而行,為馮敬留下餘地,反而讓人物更真實,讓人有更多思考慨歎的空間,故事也更深刻了。

  張草《庖人誌》也有類似的概念,寫反派人物鄭公公,童年如何受欺壓以致性格扭曲,後來抄敵人家時,忽起善心,放了對方一馬。不過秀霖處理得漂亮多了,不那麼用力,也沒那麼突兀。

  既然提到《庖人誌》,就順便再提一點,關於歷史。

  私以為以歷史為背景的小說,最忌諱的就是以作者的主觀來批評某個人或某件事,說難聽一點,這樣等於把自己的作品當成傳教工具。當我看到《考場現形記》出現「東林黨」三個字的時候,原本擔心會出現同樣的情況,幸好是我多慮了,作者不但沒有偏頗任一方,還把整個生態赤裸裸呈現出來--注意,我用是是「呈現」兩個字,他讓主角和讀者自己去看、去想。

  這就是為什麼,本書的韻味深長。


  最後,若要為本書下個註解,我會說它反璞歸真,一如嚴冬中被冰雪覆蓋的沃土,雖然安靜,卻蘊涵著的生機,等待著人們挖掘理解,以及來年春陽雪融的一天。




Kommentare


罪詭情報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