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/提子墨】
這不是「民族意識」,而是用一種寬容的心注視自己民族某一群人的成長,當你看得起、去注視自己國家的作品時,也就是看得起自己之際,畢竟你們還在同一片土地上胼手胝足。
我將歐美犯罪小說、日本推理小說與台灣犯罪小說,看成是三種類型的蟲洞,它們會分別將我捲入不同體驗的小宇宙。因此,我幾乎不會將這三者放在同一個秤子上作類比,畢竟三個地區的人類在文化背景、思維模式,甚至是對事物的反射行為……截然不同(假如你和歪果仁接觸過,你會懂~)。
那麼,你也不會將哥倫比亞辣姐「蘇菲亞.維佳樂」,和愛爾蘭才女作家「西西莉雅.艾亨」擺在一起媲美吧?(雖然她們同樣是女性)
更精確點說,台灣的犯罪文學比起有許多知名犯罪作家的國家起步慢,我會將它看作是還在發育中的青少年,但是孩子們長大後會長到多高?你永遠無法預知。然而,揠苗助長或冷嘲熱諷,對正常發育有幫助嗎?基本上我會放手讓它自由的去跑,不會去扯它的後腿,你永遠不知道它所堅持的跑道,哪天是否也會成為主流。
我也不會評論台灣的某某某,寫的比不上國外的某某某某,這不是「民族意識」的問題,而是用一種寬容的心去注視自己民族某一群人的成長,其他國家的懸疑、驚悚與解謎類犯罪文學,已經「發育」快一個世紀了,好嗎?有必要把大叔和發育中的少女放在同一個秤上比較嗎?
曾經,國片在青黃不接、萎靡不振時,也遭受到不少嘲諷與落井下石,當時常常聽到有人信誓旦旦地說「國片就是爛,沒有港片賣錢呀!」,然後一堆港星、港劇與港片入境台灣(是否有一種與現代文壇似曾相識的既視感覺?)。直到,有台灣人在坎城影展、在美國影藝學會的奧斯卡入圍或得獎了,人們才開始意識到過往自己「看不起」的國片,居然在洋人眼中是一塊瑰寶呀!只是我們竟然不懂得欣賞或珍惜?
當時,台灣的電影業已被稱為是「夕陽工業」,直到許多人發起了「花錢進戲院觀賞國片」的行動,市場才逐漸有了些起色。對我來說,那就是一種對自己國家作品的支持、鼓勵與尊重的態度。
那麼,當年被譽為是大紅大賣的港星或港劇,有多少在台灣永遠紅下去了?風水輪流轉,觀眾和讀者的口味永遠在變。你真的確定現在追捧的「某某某某」四個字或八個字的名作家,有一天不會被台灣「某某某」三個字的作家取代?
而許多年前,那些對國片沒有愛,出一張嘴嘲諷與落井下石的人,現在都在哪裡呢?我相信他們肯定也經歷過一段被別人在背後嘲諷與排擠的時期吧?當你看得起、試著去注視自己國家的作品時,也就是你看得起自己之際,畢竟你們還在同一片土地上胼手胝足。
你可以對它沒有愛,但是能否不要在公開平台上,讓人們看到你醜陋與不雅(與擋人奶粉財路)的一面?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