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mobius_Banners01.jpg

【不在場會客室S2E9側寫】末日想像的歷時與共時──《浮動世界》的虛與實|by 既晴

【文/既晴】地理環境與社會現實在情節中的詮釋,顯示人們對世界末日後生存渴望,即使碰觸道德邊界。此種極度渴望反映出生存與真實需求的迫切性。末日世界揭露兩個層面:歷史的反思與未來的恐懼,引導我們對未來可能的災難有所警覺,同時重新評估生活價值,找尋生命與世界的連結。


本次講座以《浮動世界》為主題,探討「地景」的概念及其在台灣犯罪小說中的應用。首先,地景並不僅包含實體事物,同時也涵蓋我們的觀看方式和情感反應。敍銘說,透過小說,我們不僅看到實體景觀,還能理解作者如何用特定情感與感情模式敘述這些內容。


敍銘談到,「真實地理」與「虛構地理」是兩種小說中地理位置描述的方式。真實地理在小說中描繪真實存在的場景,讓讀者有探索地方的動力;虛構地理則基於某種真實情境,轉化為不真實的世界觀或價值觀。在分析小說時,我們需審慎理解作者運用這兩種方式的目的。


此外,小說中的真實感有時候又帶有虛構的面貌,使得小說的敘述充滿懸疑,讀者要重新評估真實與虛構的界線,體會真實性的深度含義。


敘述視角會影響讀者的閱讀體驗,因不同角色的視角所看到的事物並不相同,進而影響他們的選擇。真實與虛構並非對立,而是互相轉化。敍銘說,我們應關注作者如何運用真實存在的元素進行虛構,而非過分聚焦在其真假問題上。這種理解方式也被應用在《美人捲珠簾》與《浮動世界》兩本小說的分析中,尤其強調如何透過已知的經驗推斷出未知的景象,以及如何透過自身的經驗和想像來體驗小說中塑造的虛擬世界。


如何在小說中描繪真實情況與社會現象,將之轉化為虛構情節?如《無名之女》和《馬雅任務》,以真實地點例如嘉義市東區和台北公館,編織出特定情節。這種處理方式讓我們將真實生活的觀察轉化為小說中的故事,為讀者帶來獨特的閱讀體驗。


敍銘提到,犯罪小說也對社會現實進行批判和反思。作者平衡真實性與虛擬性,將社會問題轉化為犯罪事件,引發讀者思考。過度的真實性可能使作品看起來像報導,因此作者轉化為「擬真性」,創造出似是而非的閱讀體驗。


此外,小說的主要目的是引發讀者對自身生活的反思。雖然作者的描述只是他們的觀察,讀者有責任理解這些描述,並與自身經驗相連結。這使讀者成為故事的一部分,用日常生活經驗看待故事人物的經歷。


提子墨的作品是透過小說中的人物和故事展示對台灣的情感與記憶。他描繪台灣特有的風景和情感投射。這種情感源於他對台灣的記憶和情感,使他的描述更有情感強度。讀者可以從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他對台灣的熱愛和思念。


敍銘還提到末日想像是透過毀壞並重建的過程,為作者提供一種新的書寫方式。這種方式幫助呈現現實世界難以直接表達的元素,豐富了文學作品的內容。


敍銘引述電影《明天過後》,透過極端氣候變遷,呈現末日情境,喚起對現行生活方式的質疑。末日描繪了各種破壞,如人口劇減、醫療資源不足、極寒氣候及通訊設施損壞,這些影像讓人深思人為破壞可能導致的末日。


倖存者面對末日後的挑戰,揭露人類在世界崩塌中的困難與鬥爭。電影《明天過後》則以未來的角度,探討人類資源耗損與經濟開放的不可逆影響。倖存者生活模式依社會地位與環境而異,高地位者可能保有優勢,維持舊有生活;而低地位者可能在苦求生存的狀態中掙扎。


敍銘說,末日情境讓我們反思如何達到人類與自然的平衡。未來可能需要創新的思考,重塑對現有世界的理解,尋找在災後能平衡人與自然的新世界觀。此外,末日書寫和末日警報也凸顯出社會地位與地理位置的差距,將影響人們的選擇和未來方向。

《浮動世界》以末日世界為舞台,鉅細靡遺地探討倖存者面對困境與抉擇的過程。角色身份與選擇如何影響世界格局,成為主要討論。倖存者在兩種極端,即達到完美世界或留在現世的掙扎之中,作者將其表現在犯罪行為中,打破傳統犯罪小說結構,並以此引導讀者思考人性和存活之價值。


《浮動世界》描寫人性的刻劃,探索選擇、孤立以及存在的哲學問題,並將科幻元素如地球間的轉移引入考量,使人思考何為人,如何認識自我存在,心靈空間與複製品的價值。透過犯罪和恐怖情節,引發對痛苦處理方式的反思。結尾則以無定論的方式,帶出生活平靜與理解的深刻回應,引領讀者反思對現實世界的理解。


地理環境與社會現實在情節中的詮釋,顯示人們對世界末日後生存渴望,即使碰觸道德邊界。此種極度渴望反映出生存與真實需求的迫切性。末日世界揭露兩個層面:歷史的反思與未來的恐懼,引導我們對未來可能的災難有所警覺,同時重新評估生活價值,找尋生命與世界的連結。


敍銘在講座中,聚焦於文學或影像文本中作者賦予的真實內容與創作過程,並以《火鳥宮行動》和《浮動世界》為例,他探討作者對台灣土地的懷舊情感如何在文字情節中顯現,也探討了人文地理學與個人生活經驗的連結,如何理解我們對環境的感知與情感反應。


敍銘提到,創作者的情感經驗與其塑造的景觀間的關聯性,並強調閱讀者以個人生活經驗回應作者的情感與實境。以永春捷運站附近的空穴來風為例,引導我們思考其背後的情感反應與存在意義,及其對我們的影響。


最後,敍銘深入探討台灣犯罪小說的議題,尤其對於何為「台灣的」犯罪小說的定義焦慮,強調小說是否與台灣人的生命情境產生深度連結為更重要的觀點。

 

本文作者|既晴,犯罪、恐怖小說家,台灣犯罪作家聯會執行主席。生於高雄,現居新竹,任職IC設計工程師。曾以長篇《請把門鎖好》獲第四屆皇冠大眾小說獎首獎。創作有長篇《網路凶鄰》、《修羅火》,短篇集《感應》、《城境之雨》等,尚有犯罪文學評論、專欄約百餘篇,並擔任過公視人生劇展「沉默之槍」製作人。譯作有短篇《與押繪一同旅行的男子》、《夜長姬與耳男》、《瓶詰地獄》、《人間椅子》等。

Comments


罪詭情報

bottom of page